石家庄科技信息职业学院社科部
石家庄科技信息职业学院社科部欢迎您!
如何成为那个喜欢的自己
石家庄科技信息职业学院   2018-01-07 08:00:00

 

     总会有人会告诉我们,要做那个最好的自己!也有人会问,怎么才是最好的自己呢?我怎么知道什么样的自己是最好的呢?
 其实,在变化的世界中,“最好”只是一个片刻的状态,没有人能持续一直的做成“最好”,那实际是让我们学会尊重“当下”的自己!在当下,若我们对自己满意,其实也就成就了“最好”的自己。那么,你对自己满意么?我们来看看下面的对话,是否能得到一些启发呢~
A:人们往往在不知不觉中会继承一些原本自己不喜欢的东西!
B:怎么会继承自己厌恶的行为呢?这怎么可能?
 
A:好吧,有个简单的现象可以间接解释,你喜欢吵架骂人么?
B:不喜欢。
 
A:喜欢被别人骂么?
B:这还用问,当然不喜欢。怎么会喜欢被骂,除非我有病。
 
A:那好,如果有人跟你吵架,并且骂你骂的很难听,你会怎么办?
B:这个我遇到过,很不高兴,自然要骂回去,凭什么被人欺负?可是很多时候也觉得这样不好,但有些极端的情况好像自己也不受控制,是不是下意识的行为我也不是很清楚。
 
A:所以,你也会有回骂别人的情况,对么?如果觉得胜利了,是否还会感觉很爽?
B:嗯,是的,会有与对方语言争执的情况发生。记得小时候有这种情况我嘴很笨,也觉得与人争执不好,可是后来好像越来越熟练了,总不能让自己吃亏吧?
 
A;可不可以理解为,你现在对争吵、骂人这件事很娴熟?
B;恩……也不好这么说吧,好像我是个坏人一样,不过,说实话在极端愤怒的时候会有这种情况,反击也是一种自我保护吧!
 
A;好的,开始你说不喜欢争吵、骂人、被人骂,所以你的心也是排斥这些争吵、骂人、被人骂的状态,对么?
B:对的,我不希望类似冲突的事情发生,包括争执,因为人与人之间会有难堪和伤害,我本心不愿如此。
 
A;可多数情况下,你现在成为了一个在冲突中骂人的高手,或者说,在你觉得受到伤害、暴怒的时候会争执的很厉害?
B;这个……啊?……好像是……可是,很多人都是如此的吧......
 
 
 
A:发现哪里不对劲了么?
B:………………学会保护自己也没错呀?
 
A:嗯,用自己最厌恶的争吵、冲突的方式保护自己么?你觉得怎样才算保护自己?
B:不受欺负、不被欺辱、远离受伤。
 
A:有没有想过,为什么你不喜欢争执、冲突和被人骂?
B:有冲突会紧张,难过,被人骂心里会很难受,这是所有人正常人的反应吧,我也是一样!
 
A:其实你想说,保护自己,是想要心里没有受伤的感觉,对么?
B:对对对,就是这个意思,心里觉得不受伤!心不要受伤!
 
A:那么,当你遇到冲突,听到别人恶言相向的时候,你的心是什么感觉?喜欢么?
B:受伤啊,会难过,对方怎么能用这么尖刻的语言交流,肯定不喜欢。
 
A:当为了保护自己,所以选择用同样的方式恶言回击,你觉得,自己的心会喜欢由自己发出的争执类的语言么?
B:不会吧………………那………………
 
A:发现了些什么么?你遇到自己很厌恶的事,却一下子找不到其他的方式来保护自己,只有用自己感受到伤害时同样的行为来回击这种伤害,这是人类快速学习和模范的本能。但是,也是不自觉继承了这种行为,你学会了自己原本讨厌、厌恶的事,而且用的很熟练。
B:天呐,可是………………
 
A:觉得不可思议?在遇到冲突,听到恶言的时候,你的心感受到了一次伤;在用恶言回击,自认为想要保护自己、取得不受侮辱或伤害的优势的时候,你的心又被自己伤了一次,所以,心受了两次伤,一次是外界给的,一次是你自己给自己的。
B:怎么会这样?难道不言不语任人欺负么?
 
A:试想一下,一个孩子,第一次面对别人对他恶言相向,他会怎么办?
B:第一次?他会委屈,会哭吧……他也会有可能回骂回去吧?等等......好像不太会吧?
 
A:对于孩子生命里的第一次,回骂的几率几乎是没有的,因为他的行为里没有这个逻辑,他只能感受到自己伤心,可能会找母亲或他亲密的人寻求安慰,却很难有什么明确应对的办法。
B:但我也遇到很多孩子伶牙俐齿的呀?
 
A:那个有过经历第一次的孩子,直到有一天,看到父母或其他周边的人“情景再现”,他会学习那个应对方法,放到自己的行为“经验库”里,或者跟父母诉说委屈时,父母告诉他“你该怎么办”。当孩子逐渐长大有了自我意识之后,他也会不断寻找保护自己的行为方式。
B:所以我们学会了“回骂”,可是你说这不是二次伤害么?为什么人们还会这么做,或者说父母还会这么教育我们?
 
A:我们的长辈,或者长辈的长辈都看见过家庭、社会的冲突或恶言相向,我们的亲人也难免会告诉我们“他骂人你你不会还嘴么?怎么那么窝囊啊?”但也不是所有的父母或者人会选择这种方式,有一种人会有其他的处理方式,用更加柔和的方式处理这种冲突,这种行为已经超出了人类的“下意识”的学习和模仿行为,已经有的“智慧”的种子。不管是经过有觉知的父母教导,还是自我生出来的觉知,都可以算是一种难得的智慧了。
B:这个……所以,当我们接受了,不回击就是懦弱,就是没有面子、没有地位的意思。难道这种情况下,我们被“教育”错了?那应该怎么办呢?为什么我们不能被智慧的父母或老师来教育呢?
 
A:可以理解为我们曾经被社会、家庭、包括自己的“自以为是”“教育”错了。面对伤害,没有学会“终止”他们,反而用下意识的反应学会了“继承”他们,在不自觉中“强化”了他们。虽然我们看到很多面对冲突争执不下的人,但也会有“一笑了知”、“不以为然”的人。很多人觉得这些“不言语”的人懦弱,其实他们中间有正真懂得呵护自己、“保护己心”的智者!就是你刚说的智慧的教育。
B:这么说,人们如何面对“第一次”很重要了?
可以这样理解,第一印象害死人啊!现实中确实有困难,因为父母或者孩子身边的人未必能够意识到他们的行为、语言能够给孩子带来什么。不自觉的继承、学习,在所难免。所以,我们才会倡导准备做父母的夫妻,要先做好自己,准备得越恰当,越是对新生命的尊重!而不是打着“爱护子女”的旗号,埋怨孩子的“不听话”,或是把孩子打造成自己想要的样子。智慧,首先要从自己的心灵中升起!
上一篇:
下一篇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