机电工程与交通运输学院一直秉承就业优先战略,把毕业生就业作为重中之重,抓实抓细每一个工作环节,形成全员、全过程、全方位促就业的格局,取得就业工作实效。2025年,学院深刻认识到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极端重要性,切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,围绕“稳就业、促就业、提质量”核心目标,紧扣行业发展趋势与学生成长需求,拓宽就业发展路径,推动毕业生就业从“量”到“质”的跨越。
筑牢就业工作基础
学院为学生建立就业服务“一生一档”,靶向破解就业需求与供给匹配难题。大一入学即开设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,建立职业认知;大二积极开展技能实操,瞄准技能发展方向;大三聚焦实习意向,划分为“升学组”和“就业组”,建立需求清单,实现对毕业生的精准画像,分类开展升本提升和宏志助航培训。
着力培养创新精神
为落实党中央、国务院提出的大众创业、万众创新的重大部署,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,学院积极组织师生参与各类创新创业大赛,培养创新精神,磨练就业实力,提升就业质量。


构建岗位供给良性循环
学院聚焦专业特色,深耕传统就业领域,打造“专业对口+特色领域”岗位仓库。与省内外多家机械、电子、汽车、机器人等单位企业建立“实习-就业”直通车,促进学生就业。以学科专业点为单位开展访企拓岗,结合毕业生就业需求,与用人单位面对面交流,及时将用人标准、招聘需求等信息反馈到人才培养环节,实现就业新突破。同时邀请优秀校友担任“就业导师”,通过专场分享会、线上答疑等形式,推荐岗位信息,形成就业良性循环。

锻造求职竞争硬实力
学院按照人才培养方案统一教学,同时分阶段赋能。大一开设“职业规划与行业认知”讲座,大二开展“PLC”、“工业机器人”、“电子电工”等实践技能操作,大三组织“实习和就业”指导,同时举办“简历精修”、“面试模拟”、“职场礼仪”等求职特训。另有多个微专业供毕业生选择,进一步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,拓宽毕业发展路径。

优化就业服务长效机制
学院实施推进“一把手”精准帮扶工程,针对就业困难学生制定个性化方案,开展“一对一”帮扶,为就业困难学生定向推送岗位。同时,学院通过问卷、访谈等形式,跟踪毕业生情况与合作企业需求,为专业课程调整提供数据支撑,实现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的动态匹配。
未来,机电工程与交通运输学院将以更精准的服务、更多元的路径,助力毕业生优质就业。